统计学导论曾五一
-- - -统计学导论申博复习
-
1 基本概念
(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统计学是在统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主要流派包括:政治算术派(威廉·配第)、国势学派(阿亨瓦尔)、社会统计学派(克尼斯)、数理统计学派(凯特勒):细分为经典学派、贝叶斯学派
-(2)统计数据及其类型
-
-
- 数据的计量尺度 -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
-
- 数据类型 -
横截面数据(静态数据):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总体内不同单位的数量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动态数据):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总体的数量表现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
-面板数据:同时在时间和横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
--
-
- 数据的表现形式 -
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
-(3)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和变量
统计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单位数量,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基于一定的方式,从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事物全体构成的总体中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单位
-总体参数:总体分布的数量特征,抽样统计推断的对象
-样本统计量:样本的函数,用以估计和推断总体有关的参数
-变量:用以解释现象的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
-变量值:变量的具体取值
-连续型变量:在数轴上取值连续不断的变量
-离散型变量:仅可通过计数获得的变量,通常取值为整数值
-(4)数据的来源
数据主要可分为一手数据与二手数据
-一手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直接观察、统计调查、实验记录、人员采访等,二手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统计年鉴、相关期刊、有关网站、数据库等
-(5)数据的预处理
-
-
- 数据清洗 -
- 数据合并 -
- 数据转换 -
- 数据检查 -
(6)分类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统计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
--
-
- 统计分组的种类 -
-
-
- 按分组标志的多少: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
- 按分组的标志性质不同:数量分组(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和品质分组(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 -
-
-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
-品质分组的方法:需要制定一套标准的分类指引
-
-数量分组的方法:
--
-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
-
单项式分组(1、2、3、4)
-
-组距式分组(1、2、3、4个及以上 或 100以下、100-200、200以上)
-组限:一组数据中上下限的距离,相邻两组的界限。
--
-
- 间断型组距分组(1、2、3、4个及以上):组限不相连的数量分组方法 -
- 连续型组距分组(100以下、100-200、200以上):组限相连的数量分组方法,一般要求左闭右开 -
-
-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
-
-
-斯特杰斯经验公式:$n = 1 + 3.3\lg N$,$d = R / n = (x_{max} - x_{min}) / (1 + 3.3 \lg N)$
-
-统计数据的显示
--
-
- 统计表
1.
- - 统计图 -
-- 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