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86 lines (310 loc) · 29.4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86 lines (310 loc) · 29.4 KB
  • 在建表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下面说的情况,一样东西可以存在于多个平台,用1,2,3,4,5代替,如果用一个字段来存的话,由于mysql最近才支持list,必须存成JSON字符串,这样会有一个问题,不能对单一平台进行filter,大大降低了查询的效率,在之前的项目中,有多少个平台,我们就需要存多少列,才能满足filter的需求,其实换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用二进制的思想来解决,将每一个平台理解为二进制的一位,00000,00100类似的,这样需要按平台查找的时候,对列进行相应位的与操作,就能够filter出来,非常巧妙

  • 在写sql的时候,遇到and, order by, group by之类的多行联合操作的时候,需要想到联合索引这个东西,多个单列索引是没有效果的,mysql会自己选择一个它认为最合适的单列索引,可以使用explain命令帮助分析sql语句

    MySQL单列索引和组合索引的选择效率与explain分析

  • 记录一次抽奖活动的db处理方法: 用户侧的产品对性能有一定的要求,针对一款礼包,假设给出恒定数量的礼包码,如何优雅的应对高并发的请求

    数据是存储在mysql中的,然而mysql的IO性能不可能hold住这种场景,更不用说要考虑加锁的事了(多个请求在mysqlIO过程中很容易抽到相同的礼包码),redis是将数据放到内存中的,读写速度是可以保障的,并且redis实例是单进程单线程的,可以将并行的http请求同步化,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礼包码和礼包存放在一张表里,由于primary key的id是自增的,因此是顺序的,我们按照这个顺序将所有id放入一个list中,存放到redis中,redis中限额抽完后,再统一存入mysql持久化

  • emoji表情入库方法

    • 如果不做任何处理,db字段是text或varchar的话,emoji表情是不能正常存库的,可以让前端整体encode一下,取出的时候decode一下
    • 修改数据库charset,数据库表、字段的编码方式,utf8 => utf8mb4 参考文档
  • 联表查询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某个表的字段为null的情况(例如full join),这个时候,在最外层的select,有时候需要if-else的逻辑,下面是写法

    select
        IF (
            table1.param1 is not null,
            table1.param1,
            table2.param1
        ) as param1
    
    ...
    
    
  • 当在sql中创建了多个索引的时候,mysql会选择一个它认为最佳的索引,但是你可以 force 或者 ignore index

  • mysql的水平,垂直分表,水平分表是将不同的用户落到不同的表中用来减轻单表的压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uid % 16,这样就能将用户分到16个用户表中,垂直分表是将相同的record分到不同的表中,比如订单系统,用户的订单和商家的订单其实是相同的一条记录,但是放在一张表中就显得很冗杂,放到两张表中,必要的时候同步可以采用binlog

  • SQL查询中in和exists的区别分析

  • SQL获取分组的topk

     SELECT
         *
     FROM
         game_v v
     WHERE
         (
             SELECT
                 count(v1.user_id)
             FROM
                 game_v v1
             WHERE
                 v.game_id = v1.game_id
                 and v1.user_id > v.user_id
         ) < 3
    SELECT
    	t.game_id,
    	t.user_name,
    	t.game
    from
    	(
    		select
    			v.game_id,
    			v.user_id,
    			v.user_name,
    			v.game,
    			@rank := if (@game_id = v.game_id, @rank + 1, 1) as rank,
    			@game_id := v.game_id
    		from
    			game_v v,
    			(
    				select
    					@rank := 1,
    					@game_id := null
    			) tmp
    		order by
    			game_id,
    			user_id desc
    	) t
    where t.rank < 4;
    

    上面的两个sql都可以取出每个game_id的前几个user_id,第二种写法比较快

  • 哈希(hash)比树(tree)更快,索引结构为什么要设计成树型?

    加速查找速度的数据结构,常见的有两类:

      * 哈希,例如HashMap,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O(1)
      * 树,例如平衡二叉搜索树,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O(lg(n))
    

    可以看到,不管是读请求,还是写请求,哈希类型的索引,都要比树型的索引更快一些,那为什么,索引结构要设计成树型呢?

    因为和SQL的需求有关

    对于这样一个单行查询的SQL需求:

    select * from t where name = "hh";
    

    确实是哈希索引更快,因为每次都只查询一条记录,因此如果 业务需求都是单行访问,例如passport,确实可以使用哈希索引,但是innodb并不支持哈希索引

    但是对于排序查询的SQL需求,例如分组group by、排序sort by以及比较<, >等操作,哈希型的索引,时间复杂度会退化为O(n),而树型的“有序”特性,依然能够保持O(log(n))的高效率

  • B+树和B树一样,都是m叉搜索树,B+树在B树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

    • 非叶子节点不再存储数据,数据只存储在同一层的叶子节点上,B+树中根到每一个节点的路径长度一样,而B树不是这样
    • 叶子之间,增加了链表,获取所有节点,不再需要中序遍历

    这些改进让B+树比B树有更优的特性:

      * 范围查找,定位min与max之后,中间叶子节点,就是结果集,不用中序回溯,范围查询在SQL中用得很多,这是B+树比B树最大的优势
      * 叶子节点存储实际记录行,记录行相对比较紧密的存储,适合大数据量磁盘存储;非叶子节点存储记录的PK,用于查询加速,适合内存存储
      * 非叶子节点,不存储实际记录,而只存储记录的KEY的话,那么在相同内存的情况下,B+树能够存储更多索引
    
  • 量化说下,为啥m叉的B+树比二叉搜索树的高度大大大降低?

    mysql5.6的节点默认是16K,索引走bigint默认是8字节,再加上8字节指向下一层的指针,也就是16字节一个key,mysql默认16k只会写15k,再加上一个节点需要1k空间来放置其他的东西,也就是14k的空间,14 * 1024 / 16 = 896, 896 ^ 3等于7亿多,所以mysql单表扛亿级记录没有压力

  • mysql的联合索引以及最左原则

  • Redis最佳实践

    • 避免大key

      • string value < 10KB
      • hash/set/zset元素 < 5000
    • 避免使用长时间阻塞的命令

    • 避免过热的key

      • 将对一个key的请求qps降低到1k以下,通过拆key达到
  • 一些 B-Tree 索引的限制,用 (last_name, first_name, birthday) 这样一个联合索引举例

    • 如果不是按照索引的最左列开始查找,则无法使用索引。例如上面的索引无法用于查找名字为 Bill 的人,也无法查找某个特定生日的人,因为两列都不是最左数据列。类似的,也无法查找姓氏以某个字母结尾的人

    • 不能跳过索引中的列,也就是说,前面所述的索引无法用于查找姓为 Smith 并且在某个特定日期出生的人。如果不指定 first_name,则 MySQL 只能使用索引的第一列

    • 如果查询中有某个列的范围查询,则其右边的所有列都无法使用索引优化查找

  • 多列联合索引的列顺序如何设置:

    经验之谈:将索引选择性高的列放在前面,索引的选择性是指,不重复的索引数(也称为基数)和数据表的记录总数(#T)的比值,范围从1/#T到1之间

    count(distinct column) / count(count)
    
  • innodb 的聚簇索引

    innodb 引擎会为 primary key 建立聚簇索引,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全行的数据,二级索引的叶子结点存储的是 primary key 的值

    innodb-聚簇索引

  • 推荐给 mysql 的表都建立一个自增的(不一定需要有实际意义)的主键,这样在插入的时候,mysql 知道将新插入的 record 放到之前最后一条的后面,避免频繁 IO,分页出现碎片,能够大大优化时间和空间的使用

  • innodb 索引的冗余问题

    当建立 (A, B) 这样的联合索引之后,再建 (A) 的单列索引就是冗余的,因为 A 满足最左匹配,而 (A, ID) 这样的联合索引也是冗余的,因为 (A) 的二级索引包含指向 ID 的指针

  • explain 各字段的含义

    • id,id 用于标识 select
    • select_type,select_type 用于显示对应行是简单还是复杂 select,simple 意味着查询不包括子查询和 union,如果查询有任何复杂的子部分,则最外层部分标记为 primary
      • subquery,包含在 select 列表中的子查询
      • derived,包含在 from 中的子查询
      • union,在 union 中的第二个和随后的 select 被标记为 union
      • union result,union 的结果
      • 此外,subquery 和 union 还可以被标记为 dependent 和 uncacheable,dependent 意味着 select 依赖于外层查询中发现的数据,uncacheable 意味着 select 中的某些特性阻止结果被缓存,例如临时变量
    • table,显示了对应 select 访问的表名,也可以是 alias
    • type,显示 mysql 如何查找表中的行
      • all,扫全表
      • index,类似于 all,只是 mysql 扫描表的时候按索引次序进行而不是行
      • range,范围扫描,是一个有限制的索引扫描
      • ref,一种索引访问,返回所有匹配某个单个值的单行,这类索引访问只有当使用非唯一性索引或唯一性索引的非唯一性前缀时才会发生,把它叫做 ref 是因为索引要跟某个参考值相比,这个参考值或者是一个常数,或者是来自多表查询前一个表里的结果值
      • eq_ref,使用这种索引查找,mysql 知道最多返回一条符合条件的记录,这种访问方法可以在 mysql 使用主键或唯一性索引查找时看到
      • const, system,mysql 能对查询的某部分进行优化并将其转换为一个常量时,就会使用这些访问类型
    • possible_keys,查询可能使用的索引
    • key,查询真正使用的索引
    • key_len,使用索引的长度,联合索引只用了前面部分的话只会算使用部分的子节总数
    • ref,显示了之前的表在 key 列记录的索引中查找值所用的列或常量
    • rows,为了得到查询结果,mysql 扫了多少行记录
    • Extra,包含不适合出现在其他列中的额外信息
      • using index,使用 mysql 的覆盖索引
      • using where,意味着 mysql 服务器将在检索行后再进行过滤
      • using filesort,mysql 会对结果使用一个外部索引排序,而不是按索引次序从表里读取行
      • using temporary,mysql 在对查询结果排序的时候会使用一个临时表
  • mysql 延迟关联,如果应用不需要提供页码,则记录上次查询最大的 id,where id > last_id limit 20 就行了

  • mysql 优化关联查询

    • 确保 on 的列上有索引。在创建索引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关联的顺序,当表 A 和表 B 用列 c 关联的时候,如果优化器的关联顺序是 B、A,那么就不需要在 B 表的对应列上建索引,没有用的索引只会带来额外的负担,一般来说,只需要在关联顺序的第二个表的相应列上建立索引
    • 确保任何的 group by 和 order by 中的表达式只涉及到一个表中的列,这样 mysql 才有可能使用索引来优化这个过程
  • mysql 的 MVCC

    innodb 中通过 B+ 树作为索引的数据结构,并且主键所在的索引为 ClusterIndex(聚簇索引), ClusterIndex 中的叶子节点中保存了对应的数据内容。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所以只能有一个聚簇索引,如果表没有定义主键,则选择第一个非 NULL 唯一索引作为聚簇索引,如果还没有则生成一个隐藏 id 列作为聚簇索引。除了 Cluster Index 外的索引是 Secondary Index(辅助索引),辅助索引中的叶子节点保存的是聚簇索引的叶子节点的值 + pk index。

    innodb 行记录中存在三个隐藏字段,6字节的 db_trx_id,表示最新修改该行的事务 id,7字节的 db_roll_ptr,执行 undo segment 中的 undo log,用于数据可见性的判断和数据回滚,以及 6 字节的 db_row_id,用于缺少 pk 的时候自动生成 pk,如果存在 pk,db_row_id 存在于 pk 中。

    Undo log 分为 Insert 和 Update 两种,delete 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 update,即在记录上修改删除标记。update undo log 记录了数据之前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还原到之前版本的状态。当进行插入操作时,生成的 Insert undo log 在事务提交后即可删除,因为其他事务不需要这个undo log。进行删除修改操作时,会生成对应的 undo log,并将当前数据记录中的 db_roll_ptr 指向新的undo log。

    read view,或者说 快照 snapshot 是用来存储数据库的事务运行情况,一个事务快照的创建过程可以概括为:查看当前所有的未提交并活跃的事务,存储在数组中,选取未提交并活跃的事务中最小的XID,记录在快照的xmin中,选取所有已提交事务中最大的XID,加1后记录在xmax中。在 RR(repeatable read)级别的隔离中, 事务在begin/start transaction之后的第一条select读操作后, 会创建一个快照(read view), 将当前系统中活跃的其他事务记录记录起来,而在(read commit)级别的隔离中,事务中每条select语句都会创建一个快照(read view)。

    下面介绍一下 RR(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的数据可见性判断:设要读取的行的最后提交事务 id 为 trx_id_current,当前事务的 id 为 new_id,当前事务创建的快照 read view 中最早的事务 id min_id,最迟的事务 id max_id(注意这个 max_id 为 read view 中最大的 id + 1)

    1. trx_id_current < min_id,这种情况比较好理解, 表示, 新事务在读取该行记录时, 该行记录的稳定事务ID是小于系统当前所有活跃的事务, 所以当前行稳定数据对新事务可见, 跳到步骤5
    2. trx_id_current >= max_id, 这种情况也比较好理解, 表示, 该行记录的稳定事务id 是在本次新事务创建之后才开启的, 但是却在本次新事务执行第二个 select 前就 commit 了,所以该行记录的当前值不可见, 跳到步骤4
    3. min_id <= trx_id_current < max_id, 表示: 该行记录所在事务在本次新事务创建的时候处于活动状态,从 min_id 到 max_id 进行遍历,如果 trx_id_current 等于他们之中的某个事务 id 的话,那么不可见(这说明在生成本次快照的时候,该事务正在执行,现在该事务执行完毕了,所以不可见), 跳到步骤4, 否则表示可见(这说明该事务开始的比 min_id 慢,却比 min_id 先执行完,所以在生成快照的时候没有记录),跳到步骤5
    4. 从该行记录的 DB_ROLL_PTR 指针所指向的回滚段中取出最新的 undo-log 的版本号, 将它赋值该 trx_id_current,然后跳到步骤1重新开始判断
    5. 将该可见行的值返回
  • mysql record lock 锁的是 pk,如果 pk 不存在,锁的是自动创建的 db_row_id

  • RC 级别下,update 操作会在 where 之后就将不符合条件的行释放锁,而 RR 级别会在整个操作完成之后再释放

  • Mysql 默认使用 MVCC 来 read,不用上锁,也可以显式给 select 操作加上 share lock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select ... for update
    
  • Mysql 的幻读问题

    幻读:在一次 transaction 中,不同时候相同的 query 得到不同的结果

    SELECT * FROM child WHERE id > 100 FOR UPDATE;
    
    INSERT INTO child values (101);
    

    使用 gap lock 或者 next-key lock 锁住 gap,防止其他 transaction 在本次 transaction 未 commit 时插入数据

  • Mysql 的脏读问题

    事务 A 读到未提交事务 B 修改的数据,如果此时事务 B 中途执行失败回滚,那么此时事务 A 读取到的就是脏数据。比如事务 A 对 money 进行修改,此时事务 B 读取到事务 A 的更新结果,但是如果后面事务 A 回滚,那么事务 B 读取到的就是脏数据,在 Mysql 中,只有 RU 下,会发生脏读的问题

  • Mysql 死锁不会被隔离级别所影响,因为隔离级别改变的是读操作的行为,然而死锁是由于写操作导致的,下面给出一个死锁的例子

    tx1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t where i = 1 lock in share mode;
    
    tx2
    
    start transaction;
    delete from t where i = 1;
    
    tx1
    
    delete from t where i = 1;
    

    首先事务1给 record 加上共享锁,事务2想要删除,所以想要加上排他锁,事务2等待,然后事务1也想删除,这个时候就发生死锁了,因为事务1并不能将共享锁升级为排他锁

  • 如何最小化处理死锁

    • 使用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去查询最近一次死锁的信息,作出相应的改变
    • 如果死锁频繁发生的话,启用 innodb_print_all_deadlocks 配置选项,可以查看全部的死锁信息,不止最后一条,全面的进行分析
    • 代码层面进行 retry
    • 一次事务里尽量少的请求
    • 建立合适的索引优化查询,减少上锁的行数,加速 lock release 的速度
  • MySQL 4种隔离模式

  • Innodb 事务4种隔离模式

    • Read Uncommited:可以读取未提交的记录,存在脏读
    • Read Commited:RC隔离级别保证对读取到的记录加锁 (记录锁),存在幻读现象
    • Repeatable Read:RR隔离级别保证对读取到的记录加锁 (记录锁),同时保证对读取的范围加锁,新的满足查询条件的记录不能够插入 (间隙锁),不存在幻读现象
    • Serializable:从MVCC并发控制退化为基于锁的并发控制。不区别快照读与当前读,所有的读操作均为当前读,读加读锁 (S锁),写加写锁 (X锁)
  • MySQL 加锁

  • SQL中的where条件,在数据库中提取与应用浅析,联合索引的存储结构

  • MySQL系列—建索引的几大原则和使用索引优化查询

  • MySQL innodb 的二次写问题

  • Redis 简介

  • redis server 默认有 16 个 db,使用的时候会根据 key 做 hash 映射到不同的 db 中,进行负载均衡

  • redis 主从同步

  • redis 依靠哨兵机制实现 redis 的 HA

  • B 树为什么叫 B 树

    Balance Tree

  • InnoDB 存储引擎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叫“自适应哈希索引”,当某个索引值被使用的非常频繁时,会在 B+Tree 索引之上再创建一个哈希索引,这样就让 B+Tree 索引具有哈希索引的一些优点,比如快速的哈希查找

  • 索引的优点

    • 大大减少了服务器需要扫描的数据行数
    • 帮助服务器避免进行排序和分组,以及避免创建临时表(B+Tree 索引是有序的,可以用于 ORDER BY 和 GROUP BY 操作。临时表主要是在排序和分组过程中创建,因为不需要排序和分组,也就不需要创建临时表)
    • 将随机 I/O 变为顺序 I/O(B+Tree 索引是有序的,会将相邻的数据都存储在一起)
  • MySQL 复制

    • 主从复制

      主要涉及三个线程,binlog 线程、IO 线程以及 SQL 线程

      • binlog 线程负责将主服务器上的数据更改写入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中
      • I/O 线程负责从主服务器上读取二进制日志,并写入从服务器的中继日志(Relay log)
      • SQL 线程负责读取中继日志,解析出主服务器已经执行的数据更改并在从服务器中执行
    • 读写分离

      主服务器处理写操作以及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读操作,而从服务器处理读操作

      读写分离能提高性能的原因在于

      • 主从服务器负责各自的读和写,极大程度缓解了锁的争用
      • 从服务器可以使用 MyISAM,提升查询性能以及节约系统开销
      • 增加冗余,提高可用性

      读写分离常用代理方式来实现,代理服务器接收应用层传来的读写请求,然后决定转发到哪个服务器

  • MyISAM

    设计简单,数据以紧密格式存储。对于只读数据,或者表比较小、可以容忍修复操作,则依然可以使用它。

    提供了大量的特性,包括压缩表、空间数据索引等。

    不支持事务。

    不支持行级锁,只能对整张表加锁,读取时会对需要读到的所有表加共享锁,写入时则对表加排它锁。但在表有读取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往表中插入新的记录,这被称为并发插入(CONCURRENT INSERT)。

    可以手工或者自动执行检查和修复操作,但是和事务恢复以及崩溃恢复不同,可能导致一些数据丢失,而且修复操作是非常慢的。

    如果指定了 DELAY_KEY_WRITE 选项,在每次修改执行完成时,不会立即将修改的索引数据写入磁盘,而是会写到内存中的键缓冲区,只有在清理键缓冲区或者关闭表的时候才会将对应的索引块写入磁盘。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写入性能,但是在数据库或者主机崩溃时会造成索引损坏,需要执行修复操作

  • InnoDB 和 MyISAM 的区别

    • 事务:InnoDB 是事务型的,可以使用 Commit 和 Rollback 语句。
    • 并发:MyISAM 只支持表级锁,而 InnoDB 还支持行级锁。
    • 外键:InnoDB 支持外键。
    • 备份:InnoDB 支持在线热备份。
    • 崩溃恢复:MyISAM 崩溃后发生损坏的概率比 InnoDB 高很多,而且恢复的速度也更慢。
    • 其它特性:MyISAM 支持压缩表和空间数据索引
  • 一条 MySQL 语句执行很慢的原因

    一条 MySQL 语句执行很慢的原因

    • 大多数情况下执行很快,偶尔执行很慢

      • 数据库在刷新脏页,例如 redo log 写满了需要同步到磁盘
      • 执行的时候,遇到锁,如表锁、行锁
    • 这条 SQL 语句一直执行的很慢

      • 没有用上索引:例如该字段没有索引;由于对字段进行运算、函数操作导致无法用索引
      • 数据库选错了索引
  • Redis 与 Memcached 的区别

    • 数据类型

      MC 仅仅支持字符串类型,Redis 支持5种数据结构,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 数据持久化

      Redis 可以使用 RDB 快照和 AOF 日志来进行持久化,MC 不支持持久化

    • 分布式

      MC 不支持分布式,只能通过在客户端使用一致性哈希来实现分布式存储,这种方式在存储和查询时都需要先在客户端计算一次数据所在的节点,Redis 支持 cluster

    • 内存管理机制

      • 在 Redis 中,并不是所有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可以将一些很久没用的 value 交换到磁盘,而 MC 的数据则会一直在内存中

      • MC 将内存分割成特定长度的块来存储数据,以完全解决内存碎片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内存的利用率不高,例如块的大小为 128 bytes,只存储 100 bytes 的数据,那么剩下的 28 bytes 就浪费掉了

  • Redis AOF 同步选项

    使用 AOF 持久化需要设置同步选项,从而确保写命令什么时候会同步到磁盘文件上。这是因为对文件进行写入并不会马上将内容同步到磁盘上,二是先存储到缓冲区,然后由操作系统决定什么时候同步到磁盘,有如下同步选项:

    • always,每个写命令都同步,会严重减低服务器的性能
    • everysec,每秒同步一次,比较合适,可以保证系统崩溃时只会丢失一秒左右的数据,并且 Redis 每秒执行一次同步对服务器性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 no,让操作系统来决定何时同步,并不能给服务器性能带来多大的提升,而且也会增加系统崩溃时数据丢失的数量
  • Redis 数据淘汰策略

    Redis 数据淘汰策略

  • Redis 服务器的事件驱动机制

    Redis 事件驱动

  • 当某一列的值全是 NULL 时,count(col) 的返回结果为 0,但 sum(col) 的返回结果为 NULL,因此使用 sum() 时需要注意避免 NPE 问题

    SELECT
        IF(ISNULL(SUM(g)), 0, SUM(g))
    FROM
        table
  • 使用 ISNULL 来判断是否为 NULL 值

  • MySQL 的数据如何恢复到任意时间点?

    定时做全量备份,以及备份增量的 binlog 日志,当需要恢复到任意的时间点的时候,首先选取最接近时间点的全量备份,然后根据对应的增量 binlog 日志进行恢复

  •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针对该列创建了索引但是在查询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呢

    1. 使用不等于查询
    2. 列参与了数学运算或者函数
    3. 在字符串 like 时左边是通配符,类似于 '%aaa'
    4. 当 MySQL 分析全表扫描比使用索引快的时候不使用索引
    5. 当使用联合索引,前面一个条件为范围查询,后面的即使符合最左前缀原则,也无法使用索引
  • 主键使用自增 ID 还是 UUID?

    推荐使用自增 ID,不要使用 UUID

    因为在InnoDB存储引擎中,主键索引是作为聚簇索引存在的,也就是说,主键索引的B+树叶子节点上存储了主键索引以及全部的数据(按照顺序),如果主键索引是自增ID,那么只需要不断向后排列即可,如果是UUID,由于到来的ID与原来的大小不确定,会造成非常多的数据插入,数据移动,然后导致产生很多的内存碎片,进而造成插入性能的下降

  • MySQL面试高频一百问(工程师方向)

  • 关于(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热点数据失效)问题的解决方案

  • Redis 和 MySQL 缓存一致性的问题如何解决

    Improving cache consistency

    说白了,其实就是 MySQL binlog 增量订阅消费 + 消息队列 + 处理并把数据更新到 redis

  • 分布式锁,文章中 redis 的部分有点问题,最好使用 set API,使用 setNX 在加过期时间是两个原子操作

  • B树和B+树的插入/删除

  • 在 MySQL 中如何存储 IP 地址

    IP地址在数据库里面的存储方式

  • MySQL binlog 数据格式

    Mysql Binlog三种格式详细介绍

  • MySQL Innodb 三大特性 - 插入缓存,二次写,自适应哈希索引

    插入缓存

  • 后端程序员必备:mysql数据库相关流程图/原理图

  • 并发环境下,先操作数据库还是先操作缓存?

  • MySQL 如何保证 ACID

  • LSM 树

    LSM Tree存储组织结构介绍

    LSM-tree 一种高效的索引数据结构

  • B树、B+树、LSM树以及其典型应用场景

  • 数据库三范式

    • 1NF:字段要保证原子性,例如中国北京,可以拆分成中国和北京

    • 2NF:非主键列必须完全依赖主键,例如学号,姓名,班级,学科,成绩,学科和成绩应该单独拆出去作为一个表的主键

    • 3NF:消除传递依赖,例如学号,系名,系主任,存在学号 -> 系名 -> 系主任的依赖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