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间:2019年3月19日下午2点
时长:52分钟。
面试官人超好,给提了很多建议,怪我自己太菜了,准备不够充分。
float 属性定义元素在哪个方向浮动。以往这个属性总应用于图像,使文本围绕在图像周围,不过在 CSS 中,任何元素都可以浮动。浮动元素会生成一个块级框,而不论它本身是何种元素。
- px像素(Pixel)。相对长度单位。像素px是相对于显示器屏幕分辨率而言的。
- em是相对长度单位。相对于当前对象内文本的字体尺寸。
- 使用rem为元素设定字体大小时,仍然是相对大小,但相对的只是HTML根元素。这个单位可谓集相对大小和绝对大小的优点于一身,通过它既可以做到只修改根元素就成比例地调整所有字体大小,又可以避免字体大小逐层复合的连锁反应。
- 盒模型分为标准模型和IE模型两种
- 盒模型的宽高只是内容(content)的宽高,而在IE模型中盒模型的宽高是内容(content)+填充(padding)+边框(border)的总宽高。
/* 标准模型 */
box-sizing:content-box;
/*IE模型*/
box-sizing:border-box;
- 一个HTML元素要创建BFC,则满足下列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条件即可:
- float的值不是none。
- position的值不是static或者relative。
- display的值是inline-block、table-cell、flex、table-caption或者inline-flex
- overflow的值不是visible
- 用处:
- 利用BFC避免外边距折叠
- BFC包含浮动。浮动元素是会脱离文档流,如果一个没有高度或者height是auto的容器的子元素是浮动元素,则该容器的高度是不会被撑开的。我们通常会利用伪元素(:after或者:before)来解决这个问题。BFC能包含浮动,也能解决容器高度不会被撑开的问题。
- 使用BFC避免文字环绕。
- 在多列布局中使用BFC。
参考: 什么是BFC
参考: 纯CSS实现垂直居中的几种方法
- 垂直方向的padding: 在css中,padding-top或padding-bottom的百分比值是根据容器的width来计算的。
.wrap{
position: relative;
height: 0; //容器的height设置为0
width: 100%;
padding-top: 75%; //100%*3/4
}
.wrap > *{
position: absolute;//容器的内容的所有元素absolute,然子元素内容都将被padding挤出容器
left: 0;
top: 0;
width: 100%;
height: 100%;
}
- padding & calc(): 跟第一种方法原理相同
padding-top: calc(100%*9/16);
- padding & 伪元素
- 视窗单位: 浏览器100vw表示浏览器的视窗宽度
width:100vw;
height:calc(100vw*3/4)
参考: CSS实现长宽比的几种方案
<img class="circle" src="001.jpg" width="400" height="400"/>
//infinite 表示动画无限次播放 linear表示动画从头到尾的速度是相同的
.circle{
animation: myRotation 5s linear infinite;
}
@keyframes myRotation {
from {transform: rotate(0deg);}
to {transform: rotate(360deg);}
}
- 超时调用的代码都是在全局作用域中执行的,因此函数中this的值在非严格模式下指向 window对象,在严格模式下是 undefined。
- 因此,用处就在于我们可以 改变任务的执行顺序,因为浏览器会在执行完当前任务队列中的任务,再执行setTimeout队列中积累的的任务。
- 回调函数。 ajax典型的异步操作,利用XMLHttpRequest,回调函数获取服务器的数据传给前端。
- 事件监听。 当监听事件发生时,先执行回调函数,再对监听事件进行改写
- 观察者模式,也叫订阅发布模式。 多个观察者可以订阅同一个主题,主题对象改变时,主题对象就会通知这个观察者。
- promise.
- es7语法糖async/await
- co库的generator函数
- var 没有块级作用域,支持变量提升。
- let 有块级作用域,不支持变量提升。不允许重复声明,暂存性死区。
- const 有块级作用域,不支持变量提升,不允许重复声明,暂存性死区。声明一个变量一旦声明就不能改变,改变报错。const保证的变量的内存地址不得改动。如果想要将对象冻结的话,使用Object.freeze()方法
const foo=Object.freeze({});
foo.prop=123;
console.log(foo.prop);//混杂模式undefined,不起作用
[...new Set(Array)]
- 函数去抖 debounce: 当调用函数n秒后,才会执行该动作,若在这n秒内又调用该函数则将取消前一次并重新计算执行时间。
var debounce = function(delay, cb) {
var timer;
return function() {
if (timer)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function() {
cb();
}, delay);
}
}
- 函数节流 throttle: 函数节流的基本思想是函数预先设定一个执行周期,当调用动作的时刻大于等于执行周期则执行该动作,然后进入下一个新周期
var throttle = function(delay, cb) {
var startTime = Date.now();
return function() {
var currTime = Date.now();
if (currTime - startTime > delay) {
cb();
startTime = currTime;
}
}
}
- 程序开始执行之后,主程序则开始执行同步任务,碰到异步任务就把它放到任务队列中,等到同步任务全部执行完毕之后,js引擎便去查看任务队列有没有可以执行的异步任务,将异步任务转为同步任务,开始执行,执行完同步任务之后继续查看任务队列,这个过程是一直 循环的,因此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事件循环,其中任务队列也被称为事件队列。通过一个任务队列,单线程的js实现了异步任务的执行,给人感觉js好像是多线程的。
- IE的事件流叫做事件冒泡。即事件开始时由最具体的元素接收,然后逐级向上传播到较为不具体的节点window对象。
- 事件捕获的思想是不太具体的节点应该更早的接收到事件,而在最具体的节点应该最后接收到事件。
- “DOM2级事件”规定事件流包括三个阶段,事件捕获阶段、处于目标阶段和事件冒泡阶段。首先发生的事件捕获,为截获事件提供了机会。然后是实际的目标接收了事件。最后一个阶段是冒泡阶段,可以在这个阶段对事件做出响应。
- 事件流是处于目标阶段,事件处理程序被调用的顺序是注册的顺序
- 事件有两个属性e.target和e.currentTarget,target是真正发生事件的DOM元素,而currentTarget是当前事件发生在哪个DOM元素上。目标阶段也就是 target == currentTarget的时候。
- 在支持addEventListener()的浏览器中,可以调用事件对象的 stopPropagation() 方法以阻止事件的继续传播。如果在同一对象上定义了其他处理程序,剩下的处理程序将依旧被调用,但调用 stopPropagation() 之后任何其他对象上的事件处理程序将不会被调用。不仅可以阻止事件在冒泡阶段的传播,还能阻止事件在捕获阶段的传播。IE9之前的IE不支持stopPropagation()方法,而是设置事件对象cancelBubble属性为true来实现阻止事件进一步传播。
- e.preventDefault() 可以阻止事件的默认行为发生,默认行为是指:点击a标签就转跳到其他页面、拖拽一个图片到浏览器会自动打开、点击表单的提交按钮会提交表单。
- 事件委托就是利用 事件冒泡 ,只指定一个事件处理程序,就可以管理某一类型的所有事件。
- Event对象提供了一个属性叫target,可以返回事件的目标节点,简称事件源。
window.onload = function(){
var oU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l1");
oUl.onclick = function(ev){
var ev = ev || window.event;
var target = ev.target || ev.srcElement;
if(target.nodeName.toLowerCase() == 'li'){
alert(123);
alert(target.innerHTML);
}
}
}
- V8 :数组长度小于等于 22 的用插入排序,其它的用快速排序
参考: 十大经典的排序算法
- 使用proxy。new Proxy() 表示生成一个 Proxy 实例,target 参数表示所要拦截的目标对象,handler 参数也是一个对象,用来定制拦截行为。
var proxy = new Proxy({}, {
get: function(target, property) {
return 35;
}
});
let obj = Object.create(proxy);
obj.time // 35
- 普通函数this:
- this总是代表它的直接调用者。
- 在默认情况下,没找到直接调用者,this指的是window。
- 在严格模式下,没有直接调用者的函数中的this是undefined。
- 使用call,apply,bind绑定,this指的是绑定的对象。
- 箭头函数this:
- 在使用=>定义函数的时候,this的指向是 定义时所在的对象,而不是使用时所在的对象;
- 不能够用作构造函数,这就是说,不能够使用new命令,否则就会抛出一个错误;
- 不能够使用 arguments 对象;
- 不能使用 yield 命令;
- null表示"没有对象",即该处不应该有值。典型用法是:(1)作为函数的参数,表示该函数的参数不是对象。(2)作为对象原型链的终点。
- undefined表示"缺少值",就是此处应该有一个值,但是还没有定义。典型用法是: (1)变量被声明了,但没有赋值时,就等于undefined。 (2) 调用函数时,应该提供的参数没有提供,该参数等于undefined。 (3)对象没有赋值的属性,该属性的值为undefined。 (4)函数没有返回值时,默认返回undefined。
- 只传递给函数一部分参数来调用它,让它返回一个函数去处理剩下的参数。
- 用途:1.延迟计算;2.参数复用;3.动态生成函数
function curry (fn, currArgs) {
return function() {
let args = [].slice.call(arguments);
// 首次调用时,若未提供最后一个参数currArgs,则不用进行args的拼接
if (currArgs !== undefined) {
args = args.concat(currArgs);
}
// 递归调用
if (args.length < fn.length) {
return curry(fn, args);
}
// 递归出口
return fn.apply(null, args);
}
}
//寄生组合继承
function Animal (name) {
// 属性
this.name = name || 'Animal';
// 实例方法
this.sleep = function(){
console.log(this.name + '正在睡觉!');
}
}
// 原型方法
Animal.prototype.eat = function(food) {
console.log(this.name + '正在吃:' + food);
};
function Cat(name){
Animal.call(this);
this.name = name || 'Tom';
}
(function(){
// 创建一个没有实例方法的类
var Super = function(){};
Super.prototype = Animal.prototype;
//将实例作为子类的原型
Cat.prototype = new Super();
})();
Cat.prototype.constructor = Cat;
参考: JS继承实现方式
- 1.0和1.1的区别
- 缓存处理:HTTP1.1则引入了更多的缓存控制策略
- 带宽优化:HTTP1.1则在请求头引入了range头域,它允许只请求资源的某个部分,即返回码是206。
- 错误通知的管理:在HTTP1.1中新增了24个错误状态响应码
- Host头处理:HTTP1.1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应支持Host头域,且请求消息中如果没有Host头域会报告一个错误
- 长连接:HTTP 1.1支持长连接和请求的流水线处理,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
- 1.x和2.0的区别
- 新的二进制格式: HTTP1.x的解析是基于文本。2.0的协议解析决定采用二进制格式,实现方便且健壮。
- 多路复用: 即连接共享,即每一个request都是用作连接共享机制的。一个request对应一个id,这样一个连接上可以有多个request,每个连接的request可以随机的混杂在一起,接收方可以根据request的 id将request再归属到各自不同的服务端请求里面。
- header压缩: HTTP2.0使用encoder来减少需要传输的header大小,HTTP2.0可以维护一个字典,差量更新HTTP头部,大大降低因头部传输产生的流量。
- 服务端推送: 服务端推送能把客户端所需要的资源伴随着index.html一起发送到客户端,省去了客户端重复请求的步骤。
参考: HTTP1.0、HTTP1.1 和 HTTP2.0 的区别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最常见的 POST 提交数据的方式了。浏览器的原生 form 表单。
- multipart/form-data: 使用表单上传文件时,必须让 form 的 enctyped 等于这个值。一般用来上传文件。
- application/json:告诉服务端消息主体是序列化后的 JSON 字符串。上传复杂的结构化数据。
- text/xml:使用 HTTP 作为传输协议,XML 作为编码方式的远程调用规范。
- 强制缓存: 浏览器在请求某一资源时,会先获取该资源缓存的header信息,判断是否命中强缓存(cache-control和expires信息),若命中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资源信息,包括缓存header信息;本次请求根本就不会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 协商缓存: 如果没有命中强缓存,浏览器会发送请求到服务器,请求会携带第一次请求返回的有关缓存的header字段信息(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和Etag/If-None-Match),由服务器根据请求中的相关header信息来比对结果是否协商缓存命中;若命中,则服务器返回新的响应header信息更新缓存中的对应header信息,但是并不返回资源内容,它会告知浏览器可以直接从缓存获取;否则返回最新的资源内容
参考: http协商缓存VS强缓存
- JSONP
- 通过修改document.domain来跨子域。 只能把document.domain设置成自身或更高一级的父域。
- 使用window.name来进行跨域 ;window对象有个name属性,该属性有个特征:即在一个窗口(window)的生命周期内,窗口载入的所有的页面都是共享一个window.name的,每个页面对window.name都有读写的权限,window.name是持久存在一个窗口载入过的所有页面中的,并不会因新页面的载入而进行重置。
- 使用HTML5中新引进的window.postMessage方法来跨域传送数据 使用它来向其它的window对象发送消息,无论这个window对象是属于同源或不同源,目前IE8+、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都已经支持window.postMessage方法。
- CORS
- 服务器代理
- flash
- 利用了 script 标签没有跨域限制这一“漏洞”来达到与第三方通讯的目的。简单地说,该协议就是,允许用户传递一个callback参数给服务端,然后服务端返回数据时会将这个callback参数作为函数名包裹json数据,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随意定制自己的函数自动处理返回的数据了。
var flightHandler = data=>{
console.log(data);
}
var url = "http://flightQuery.com/jsonp/flightResult.aspx?code=CA1998&callback=flightHandler";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etAttribute('src', url);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