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wornDisk是一个面向可信执行环境的、基于日志结构的安全块设备(全国大学生操作系统比赛2022)

License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lcmfq/sworndisk-oscomp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24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SwornDisk项目

SwornDisk是一个面向可信执行环境(如AMD SEV)、适用于Linux内核的安全块设备。它使得Linux的现有文件系统(如Ext4)透明地获得对硬盘I/O的安全保护,抵御来自可信执行环境外的特权攻击者。

参赛信息

本项目参加全国大学生操作系统比赛2022的OS功能挑战赛道,选择 题目47《面向可信执行环境的OS架构和特性》

参赛小组:

  • 厦门大学 胡李宁
  • 厦门大学 邱宇航
  • 厦门大学 张芝豪

指导老师:

  • 厦门大学 张一鸣 教授
  • 蚂蚁集团 田洪亮 高级技术专家

项目背景

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后简称TEE)是一种新兴的、以硬件为基础的安全技术,而其中颇具潜力的一类TEE技术是基于虚拟机的TEE,比如AMD SEVIntel TDXARM CCA等。这些虚拟机TEE技术通过使用内存加密、强隔离机制等技术手段,保证一个TEE虚拟机中的程序和数据无法被该虚拟机外部的攻击者获取或者篡改,甚至包括宿主机上的操作系统和虚拟机管理程序。可以预见的是,虚拟机TEE技术将被公有云提供商(如AWS、Azure、Google、阿里云等)广泛采用,提升云租户对云基础设施的信任,促进更多行业和客户的“上云”。

TEE虽然保护了TEE中CPU的状态信息和内存数据的安全,但是不能保证处于CPU之外的外设的安全性,比如硬盘I/O。TEE的强安全模型要求能防范具备特权的攻击者,而后者可以在TEE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任意时刻,窃取、篡改、或者回滚硬盘上的数据,这给TEE中的可信应用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亟需一种安全而高效的TEE 硬盘I/O保护手段

项目目标

为了保护TEE的硬盘I/O,我们提出了SwornDisk,一个面向虚拟机TEE的、适用于Linux内核的安全块设备。SwornDisk使得上层的文件系统(如Ext4)可以在未经修改地情况下透明地获得TEE级别的硬盘I/O保护。

图1. SwornDisk的威胁模型 图1. SwornDisk的威胁模型

SwornDisk向上层文件系统提供3种主要的I/O操作:

  • read(lba, n, buf):从lba地址开始,将buf中的n个数据块写入硬盘;
  • write(lba, n, buf):从lba地址开始,读出硬盘的n个数据块存入buf
  • flush():确保所有数据落盘。

注意上述与用户交互的buf中的数据都是明文,而SwornDisk写入下层物理存储设备时会自动做加密以及其他安全措施。而用户可见的地址lba,是逻辑块地址(Logical Block Address,即LBA),与SwornDisk真正写入TEE外的不可信存储设备上的地址,即主机块地址(Host Block Address,即HBA),是不同的。

对于上述的三种I/O操作,SwornDisk提供多种安全性质,包括但不限于:

  • 机密性:任何用户写入的数据块都不会被泄露给攻击者(即无法被窃取);
  • 完整性:任何用户读回的数据块一定是用户之前写入的(即无法被篡改);
  • 新鲜性:任何用户读回的数据块一定是用户最后一次写入的(即无法被回滚);
  • 一致性:攻击者以任意时机和方式让TEE崩溃都无法影响上述安全保证。

SwornDisk的安全性高于Linux内核中现有各种文件I/O(如eCryptFS)或硬盘I/O保护方案(如dm-crypt),后者只保护机密性和/或完整性。

项目特色

基于日志结构的创新设计

图1. SwornDisk的威胁模型 图2. SwornDisk更新一个数据块(以D2为例)的开销远小于传统方案

在传统方案中,为了同时实现前述四种安全性质,采用的Merkle Hash Tree (MHT)来保护原地更新,同时引入一个恢复日记,在崩溃时做恢复。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有严重的写放大问题。如下左图所示,随机写1个数据块(比如D2)会导致2个MHT节点的更新,外加3个日志块的写入。一般来说,写放大的倍数可能高达2 x (1 + H)倍,其中H是MHT的高度。

为了避免上述的写放大问题,SwornDisk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日志结构(log-structured)的设计。如下右图所示,该日志结构的设计包含三个层面的日志(logging):一个加密的数据日志,一个基于Log-Structured Merge Tree(LSM-tree)的安全索引,以及一个安全日志。安全索引保护数据日志,而安全日志又保护安全索引。最终达到的效果是,更新一个数据块(比如D2),只需要向加密数据日志追加写1个新的数据块,1条索引记录,以及1条日志记录。写放大比仅为1 + ε,其中ε << 1。

该新型日志结构的设计,使得SwornDisk的随机写性能大幅优于传统方案,也令SwornDisk的总体I/O开销较低,可以满足实用应用的需求。关于设计的更多细节,见我们(尚未投稿的)英文版论文

C/Rust双语言的工程实践

为了在不侵入式地修改Linux内核的前提下给Linux增加SwornDisk这种新型安全块设备,我们基于Linux内核的Device Mapper子系统来实现SwornDisk。Device Mapper子系统使得开发者可以通过编写新的Linux内核模块的方式来增加新的逻辑块设备。

选定了开发框架之后,我们的第二个重要决定是选择编程语言。传统来说,C语言是开发Linux(除了汇编语言以外)的唯一选项。但近几年,Rust语言因其内存安全、线程安全、以及媲美C语言的性能,在系统编程领域大放异彩,甚至Linux社区也开始探索对Rust语言的支持。考虑到SwornDisk的目标场景是TEE,其用户群体对安全性非常关注,因此我们也希望采用内存安全的Rust语言来编写SwornDisk。但又考虑到Linux对Rust语言的尚处早期,我们在项目初期无法判断采用Rust语言是否的确可行,因此我们最终决定同时开发C和Rust两个版本的SwornDisk。

最终结果是,我们同时用C和Rust两个语言成功地开发出了SwornDisk。C版本大概包含5700行代码,实现了我们前述论文中描述的大部分功能。Rust版本包含4500行代码,实现了核心功能,成功验证了使用Rust语言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扩展了Rust for Linux项目,开发出了Rust版本的Linux Device Mapper框架。SwornDisk的Rust实现便是基于该框架实现。

我们未来计划继续完善SwornDisk以及Rust版Device Mapper框架的实现,并希望最终能将我们代码贡献给Linux内核主干。

性能测试

fio基准测试 图3. fio基准测试结果(其中CryptDisk是一个仅加密方案,没有MHT,安全性远弱于SwornDisk。在Linux上的实现是dm-crypt。)

如上图所示,SwornDisk在随机写上性能远高于CryptDisk,后者是一个仅加密而未采用其他任何其他安全措施的方案。SwornDisk对顺序写、顺序读、随机读的性能仅略逊于CryptDisk。考虑到SwornDisk的安全性远超CryptDisk,我们认为SwornDisk的性能表现是令人满意的。

我们还使用其他多种基准测试工具,评估了SwornDisk的性能,结果均符合预期。更多性能测试结果,见英文版论文

项目演示

编译和测试

技术细节

开源许可

本项目采用BSD/GPL双开源许可。你使用本项目代码时,可以任选其中任意一个许可。

About

SwornDisk是一个面向可信执行环境的、基于日志结构的安全块设备(全国大学生操作系统比赛2022)

Resources

License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

Languages

  • C 93.2%
  • Rust 4.7%
  • Makefile 2.0%
  • Shell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