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ed from microsoft/ai-edu
-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Commit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belong to a fork outside of the repository.
* add 5.6 * Update 5.1 木头与需求挖掘的故事.md * Create 5.0 Introduction.md * Update 08.0-激活函数.md * Update 5.1 木头与需求挖掘的故事.md * Update 5.0 Introduction.md * add more * add more * add more * Update 需求规格说明书.md * Update 需求规格说明书.md * add more * Update 需求挖掘方法.md * add more * add more * Update 软件定位.md * add more * add more * add more * add more * split to 2 * change order * change number * modify * Update 6.1 需求类别分析.md * add Co-authored-by: Xiaowu Hu <[email protected]>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Showing
23 changed files
with
1,103 additions
and
72 deletions.
There are no files selected for viewing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11 @@ | ||
|
||
|
||
需求挖掘 | ||
需求引导 | ||
需求来源 | ||
可行性分析 | ||
需求分析 | ||
Use Case | ||
数据流图 | ||
|
||
需求分析:卡片分类,小组讨论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102 @@ | ||
# 木头与 MSN 的故事 | ||
|
||
【slide】 | ||
|
||
其实木头与 MSN 的陨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是恰巧亲眼目睹而已。下面的这些真实历史事件$^{[1]}$,可以让大家清醒地看到,无论软件公司或软件产品有多么的牛,不符合用户需求的话,仍然会失败,即使它曾经成功过。以此为鉴,让读者充分认识软件产品的需求挖掘与分析。 | ||
|
||
## 上线 | ||
|
||
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发生了很多事,其中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崛起,让整个世界收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硕果。 | ||
|
||
互联网的兴起是在1998年的前后5年内,在那之前,木头想找朋友聊天的话,只能通过电话或者寻呼: | ||
|
||
- 电话是指固定电话,那时移动电话还非常贵,只有大老板才能消费得起,俗称大哥大。很多电影里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粗脖子男人带着小手指般粗的金项链,手里捧着一个黑色带天线的大砖头喊话。 | ||
|
||
- 寻呼机(Pager)是人们带在身上的一种电子设备,单向接收无线信号。有人想找木头,就给寻呼台打电话:“你好!请呼叫9048,让机主回电话到59175433”。 | ||
|
||
在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 | ||
|
||
1. ICQ(I seek you 的谐音,我找你)是整个互联网聊天工具的鼻祖,是三个以色列人在1996年推出的一个软件,即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随地找到你。 | ||
|
||
2. 1998年,AOL(American Online,美国在线)收购了ICQ。1999年,AOL推出了他们收购ICQ后的第一个版本:ICQ 99a,准备让自己原本就排名全美第一的网上寻呼业务来一把“烈火烹油”。 | ||
|
||
3. 同年,马化腾在深圳科技园一个小厂房里,模仿 ICQ 推出了一款中文的即时通讯工具,取名 OICQ(Opening ICQ,开放的ICQ),后来由于和 ICQ 有同名嫌疑,与AOL的官司败诉,改名为 QQ。 | ||
|
||
4. 同年7月日,微软公司(Microsoft)正式上线了 MSN Messenger,在它服务开通的6天内,就获得了70万注册用户。 | ||
|
||
5. 木头开始使用 MSN,并对微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 ||
|
||
## 增长 | ||
|
||
MSN 与 QQ 的用户增长的对比: | ||
|
||
- 到了2000年7月17日的时候,微软方面宣布,MSN已经拥有了2.1亿独立用户,成为了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站,而借这股东风,2001年3月16日,MSN Messenger 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3000万在线用户。 | ||
|
||
- QQ上线后,花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到1999年11月,注册用户数才达到6万。 | ||
|
||
MSN 与 QQ 的用户构成对比: | ||
|
||
- 在当时拥有 qq.com 邮箱,会在招聘会上或面试中(尤其是外企或500强企业),被面试官认为没有眼界。 | ||
|
||
- 而如果你留的是“[email protected]”,至少证明了你是追随互联网潮流的。木头就是那时申请的hotmail.com邮箱,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 | ||
|
||
- 在大学里用 QQ 的大学生,毕业后会自然而然地申请一个 MSN 账号,以便和公司里的同事交流,与商业合作伙伴通信。 | ||
|
||
- 与很多一线大城市的写字楼里的公司一样,木头所在的公司的局域网是封锁 QQ 登录端口的,但却允许使用 MSN Messenger。在很多人眼里看来,QQ 是个聊天玩具,而 MSN 是正经用来工作或商务社交的。 | ||
|
||
|
||
## 停滞 | ||
|
||
MSN 在经过高速增长后,很快就陷入了停滞。这种“停滞”并不是体现在用户增长上的,而是在需求持续挖掘方面。它对越来越多的细节问题视而不见,拒绝作出改变。这是最可怕,也是最致命的“停滞”。 | ||
|
||
用户对即时通讯的需求也开始渐渐提高了,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当时这款软件的几大缺点: | ||
|
||
- 传输文件非常不方便,大一点的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中断。以至于白领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个滑稽的场景:用MSN聊天,让对方留下QQ号来传文件。 | ||
|
||
- “群”的功能非常弱,基本就是抓一些人进来聊天而已。而QQ在“建群”这件事上下了非常深的功夫,服务也做得非常好,成了黏住用户的一大法宝。 | ||
|
||
- 没有离线留言功能,也就是必须“即时通信”,不能“存储转发”。 | ||
|
||
- 每一个人的对话只能显示在下面的状态栏,无法像 QQ 那样收缩进屏幕右下角的一个闪烁图标。 | ||
|
||
- 没有脱机状态,没有隐身功能。 | ||
|
||
类似的细节其实还是有非常多,MSN Messenger在给人“逼格”的同时,也给人在用户体验上一种高冷的感觉——你要适应我,不是我适应你。 | ||
|
||
## 傲慢 | ||
|
||
微软的名头使整个MSN的业务迅猛发展,MSN 也自带“富二代”光环,让商务人士和白领产生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位于总部的团队是根本不能理解的,是出于无知吗?肯定不是!那只能归结为傲慢。 | ||
|
||
MSN Messenger身上各种毛病,也都找到了根源: | ||
|
||
- 传输文件太慢且容易中断?那是因为微软长期不肯把MSN的服务器放到中国。甚至有一次因为海底光缆断裂,造成了中国MSN用户的集体断网,使得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 ||
|
||
- 缺少各种看似简单的细节功能?其实MSN中国的内部对很多细节改进打过各种报告,但一系列的邮件经过抄送和转发,层层审批,周游全球,最终要么被拒绝,要么等批下来时,黄花菜都凉了。 | ||
|
||
- 始终给人一种不肯改进的印象?那是MSN在中国的市场长期被忽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MSN Messenger的更新是在中国白领白天的工作时间进行的,为什么?因为那是欧美用户的非工作时间。那能分区域更新吗?不行,必须全球同步更新。 | ||
|
||
## 沉沦 | ||
|
||
2007年末,MSN Messenger 在中国的各项数据开始掉头向下。除了MSN本身臃肿和效率低下的决策体系之外,外部的竞争环境也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
|
||
- 从国际方面来看,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巨头迅速崛起,“同步聊天”的人群渐渐被分流到了“异步聊天”乃至互联网社区; | ||
|
||
- 从国内来看,当年那个弱小的QQ已经变成了“巨无霸”,成为了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即时通讯工具和社区; | ||
|
||
- 同时,开心网、人人网以及之后的新浪微博快速崛起,又分流了大批网民。 | ||
|
||
在国际和国内各种力量的夹击之下,原本就已经反应迟钝,船大难调头的 MSN 不可避免地开始沉沦。 | ||
|
||
到了2012年, MSN Messenger在中国的用户数跌到了4500万,而与之相比的是,QQ的用户数超过了6亿。 | ||
|
||
## 隐退 | ||
|
||
2013年3月15日,微软正式宣布:关闭全球范围内MSN,除了中国。这个时候,中国市场反而成了MSN仅剩的独苗。 | ||
|
||
但是,“独苗”也不能存活多久。2014年8月28日,每一个中国 MSN Messenger 的用户收到了来自微软的一封邮件:中国的 MSN Messenger 将于 2014 年 10 月 31 日正式关闭,所有人可以转向早先微软收购的 Skype。 | ||
|
||
木头当时还郁闷了一阵,因为不用 QQ,MSN 又关闭了,没法通信了。用了一阵Skype,没有熟人,但是在微软内部通信还是可以的。所以就变成了工作时用Skype,下班后用微信。 | ||
|
||
### 参考资料 | ||
|
||
- [1] 科技怪人:《曾经有一个聊天工具叫MSN》 https://mini.eastday.com/a/190821074638925-8.html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89 @@ | ||
# 需求落差的故事分析 | ||
|
||
## 上线 | ||
|
||
提纲挈领,一举击破。 | ||
|
||
MSN(Microsoft Service Network,微软服务网络)是个门户网站,负责互联网接入。Messenger是运行在该网站上的一个即时通信软件,所以大家都简称 MSN Messenger 为 MSN。 | ||
|
||
这说明 MSN Messenger 真正地把握住了用户的钢需与痛点,一夜暴富。 | ||
|
||
## 增长 | ||
|
||
超凡脱俗,清新亮丽。 | ||
|
||
可能让微软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在3000万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们并未正式开展 MSN 业务的中国大陆。因为MSN Messenger的成绩摆在那里:2005年,在还没正式进入中国且没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MSN Messenger 已经在2000万中国高端商务人士中拿到了53%的市场占有率。 | ||
|
||
在当时的中国,MSN Messenger 有自己非常清晰的标签:“小孩才用QQ,大人们都用MSN。” 而这个“大人”,专指白骨精(白领人士,骨干力量,职场精英)。这就说明 MSN 的产品定位非常明确,需求把握得恰到好处: | ||
|
||
- MSN 功能简单,界面简洁漂亮,没有 QQ 一些虚头八脑的无用功能,也就是说只做有用的功能; | ||
- MSN 的蓝绿小人 LOGO 是水晶图标的前身,比小企鹅漂亮得多; | ||
- MSN 接收信息时的“登登”声听上去也比 QQ “滴滴”声音要悦耳得多,木头后来玩起了音乐才知道因为那是“和弦”。 | ||
|
||
因为当时外企刚刚进入中国没多久,待遇很好,所以在很多风格上处于引领的地位: | ||
- 外企需要英文界面的通信软件,MSN 提供了,而 QQ 作为国产软件是不可信的; | ||
- 外企需要欧美的工作习惯,微软本身作为外企,开发出的软件自然具备。 | ||
|
||
## 停滞 |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
||
随着用户的增长以及竞争对手的进步,MSN 的一些功能已经过了“蜜月期”,而一些缺点及其背后的原因如下: | ||
|
||
- 传输文件非常不方便:这应该是网络在国外比较稳定的原因,所以老外不认为这是个问题。 | ||
|
||
- “群”的功能非常弱:老外就是把这款软件定位在个人通信上,另外,群组管理和通信非常耗费资源。 | ||
|
||
- 没有离线留言功能:老外可能认为:即时通信就是上班时用的,不在线时就不要找我。 | ||
|
||
- 每一个人的对话只能显示在下面的状态栏:这应该是老外对 Windows 的使用方式理解不同,很可能 Windows Team 的人说:我们不建议那样做。类似这样的所谓“Guideline”在微软有很多例子。 | ||
|
||
- 没有脱机状态和隐身功能:这可能是中外文化的不同,中国人有时候不想被别人打搅,即使在上班时间。 | ||
|
||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经理或团队对软件产品定位的理解。团队只看到了海量用户的活跃,没有充分地进一步获得用户反馈,巩固胜利成果。 | ||
|
||
## 傲慢 | ||
|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
|
||
微软的这棵树实在太大了,它根本没精力,也觉得没必要去特别照顾 MSN 这棵小树杈。对于微软而言,Windows 和 Office 才是最大的根基,而其他的小树杈,都必须服从根基的整体发展战略。木头不得不随大流儿地承认,鲍尔默时代的战略是有问题。 | ||
|
||
对于微软来说,MSN Messenger只是他们家诸多业务中几乎不产生现金流的一块小业务,但对于腾讯来说,QQ 几乎就是这个公司的全部家当。所以,在提高用户体验这方面: | ||
|
||
- 腾讯愿意锱铢必较,有求必应,不断优化各种体验,增加各种用户呼吁的功能,因为这关系到他们这家公司的生死。 | ||
|
||
- 而 MSN 则是微软诸多业务中的一块,所以也没多少精力改变高冷的形象,到后面甚至给用户这样一种感觉:我就是这个样子,要用就用,不用拉到! | ||
|
||
## 沉沦 | ||
|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
|
||
在这期间,MSN Messenger有过一次绝佳的翻身机会: | ||
|
||
奇虎360与腾讯开始进行一场奇怪却又激烈异常的争斗。在这场前后持续四年、被网民称为“3Q大战”的互联网界著名大争斗中,不少网民长久以来对腾讯公司一些行为的不满被激发了出来,网上当时出现了不少“不用QQ,用回MSN”的号召。 | ||
|
||
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卸载了QQ,用回了MSN Messenger了,但除了熟人关系链的缺失外,他们很快发现,MSN Messenger 种种功能上的落后与缺失,已经让他们无法习惯了。 | ||
|
||
就在一些诸如新浪这样的公司都在趁机推介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时候,MSN却颇为君子的做“壁上观”,没有进行任何行动。 | ||
|
||
以 MSN 在中国市场的反应速度,随之他们又很自然地失去了第一批转身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回想起来,木头依然感到非常后怕: | ||
|
||
- 因为后来微软为了返身跻回互联网,斥巨资开发必应系统,侥幸成功了,否则将会一蹶不振。木头还参与了必应的开发,虽然贡献的代码不多; | ||
|
||
- 为了移动领域,斥巨资购买诺基亚,不幸失败了,导致了后来的 Windows Mobile 战略失败,木头的青春也埋葬在里面。 | ||
|
||
## 隐退 | ||
|
||
飞盾鸣高,退思补过。 | ||
|
||
现在我们可以用上帝视角来看看 MSN 陨落的故事全貌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所有的失败也一样。 | ||
|
||
MSN 的崛起,是缘于当时国内对外企潮流的跟随。但是国内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于国外,新的需求不断涌现,国内的竞争者为了生存,不断地满足这些新需求,而 MSN 却视而不见,不持续跟随用户的需求。 | ||
|
||
以微信为例,作为一个月活已经超过10亿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还在努力地进行变化,时不常地推出一些新功能,为了抗衡抖音而发布的视频号功能, | ||
|
||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唯变不变。 | ||
|
||
### 参考资料 | ||
|
||
- [1] 科技怪人:《曾经有一个聊天工具叫MSN》 https://mini.eastday.com/a/190821074638925-8.html |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