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更新 INCR 命令的限速器模式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huangzworks committed Mar 31, 2012
1 parent e46bc90 commit 7e3b274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56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56 changes: 56 additions & 0 deletions string/incr.rst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77,3 +77,59 @@ INCR
这个实现每秒钟为每个 IP 地址使用一个不同的计数器,并用 :ref:`EXPIRE` 命令设置生存时间(这样 Redis 就会负责自动删除过期的计数器)。

注意,我们使用事务打包执行 :ref:`INCR` 命令和 :ref:`EXPIRE` 命令,避免引入竞争条件,保证每次调用 API 时都可以正确地对计数器进行自增操作并设置生存时间。

以下是另一个限速器实现:

::

FUNCTION LIMIT_API_CALL(ip):
current = GET(ip)
IF current != NULL AND current > 10 THEN
ERROR "too many requests per second"
ELSE
value = INCR(ip)
IF value == 1 THEN
EXPIRE(value,1)
END
PERFORM_API_CALL()
END

这个限速器只使用单个计数器,它的生存时间为一秒钟,如果在一秒钟内,这个计数器的值大于 ``10`` 的话,那么访问就会被禁止。

这个新的限速器在思路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它在实现方面不够严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在 :ref:`INCR` 和 :ref:`EXPIRE` 之间存在着一个竞争条件,假如客户端在执行 :ref:`INCR` 之后,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客户端失败)而忘记设置 :ref:`EXPIRE` 的话,那么这个计数器就会一直存在下去,造成每个用户只能访问 ``10`` 次,噢,这简直是个灾难!

要消灭这个实现中的竞争条件,我们可以将它转化为一个 Lua 脚本,并放到 Redis 中运行(这个方法仅限于 Redis 2.6 及以上的版本):

::
local current
current = redis.call("incr",KEYS[1])
if tonumber(current) == 1 then
redis.call("expire",KEYS[1],1)
end

通过将计数器作为脚本放到 Redis 上运行,我们保证了 :ref:`INCR` 和 :ref:`EXPIRE` 两个操作的原子性,现在这个脚本实现不会引入竞争条件,它可以运作的很好。

关于在 Redis 中运行 Lua 脚本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ref:`EVAL` 命令。

还有另一种消灭竞争条件的方法,就是使用 Redis 的列表结构来代替 :ref:`INCR` 命令,这个方法无须脚本支持,因此它在 Redis 2.6 以下的版本也可以运行得很好:

::

FUNCTION LIMIT_API_CALL(ip)
current = LLEN(ip)
IF current > 10 THEN
ERROR "too many requests per second"
ELSE
IF EXISTS(ip) == FALSE
MULTI
RPUSH(ip,ip)
EXPIRE(ip,1)
EXEC
ELSE
RPUSHX(ip,ip)
END
PERFORM_API_CALL()
END

新的限速器使用了列表结构作为容器, :ref:`LLEN` 用于对访问次数进行检查,一个事务包裹着 :ref:`RPUSH` 和 :ref:`EXPIRE` 两个命令,用于在第一次执行计数时创建列表,并正确设置地设置过期时间,最后, :ref:`RPUSHX` 在后续的计数操作中进行增加操作。

0 comments on commit 7e3b274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