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ed from h2pl/JavaTutorial
-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Commit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belong to a fork outside of the reposi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Showing
156 changed files
with
59,182 additions
and
44 deletions.
There are no files selected for viewing
Large diffs are not rendered by default.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141 @@ | ||
# 十分钟带你理解Kubernetes核心概念 | ||
|
||
本文将会简单介绍[Kubernetes](http://kubernetes.io/v1.1/docs/whatisk8s.html)的核心概念。因为这些定义可以在Kubernetes的文档中找到,所以文章也会避免用大段的枯燥的文字介绍。相反,我们会使用一些图表(其中一些是动画)和示例来解释这些概念。我们发现一些概念(比如Service)如果没有图表的辅助就很难全面地理解。在合适的地方我们也会提供Kubernetes文档的链接以便读者深入学习。 | ||
|
||
> 容器特性、镜像、网络;Kubernetes架构、核心组件、基本功能;Kubernetes设计理念、架构设计、基本功能、常用对象、设计原则;Kubernetes的数据库、运行时、网络、插件已经落地经验;微服务架构、组件、监控方案等。 | ||
这就开始吧。 | ||
|
||
### 什么是Kubernetes? | ||
|
||
Kubernetes(k8s)是自动化容器操作的开源平台,这些操作包括部署,调度和节点集群间扩展。如果你曾经用过Docker容器技术部署容器,那么可以将Docker看成Kubernetes内部使用的低级别组件。Kubernetes不仅仅支持Docker,还支持Rocket,这是另一种容器技术。 | ||
使用Kubernetes可以: | ||
|
||
* 自动化容器的部署和复制 | ||
* 随时扩展或收缩容器规模 | ||
* 将容器组织成组,并且提供容器间的负载均衡 | ||
* 很容易地升级应用程序容器的新版本 | ||
* 提供容器弹性,如果容器失效就替换它,等等... | ||
|
||
实际上,使用Kubernetes只需一个[部署文件](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blob/master/examples/guestbook/all-in-one/guestbook-all-in-one.yaml),使用一条命令就可以部署多层容器(前端,后台等)的完整集群: | ||
|
||
``` | ||
$ kubectl create -f single-config-file.yaml | ||
``` | ||
|
||
kubectl是和Kubernetes API交互的命令行程序。现在介绍一些核心概念。 | ||
|
||
### 集群 | ||
|
||
集群是一组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物理服务器或者虚拟机,之上安装了Kubernetes平台。下图展示这样的集群。注意该图为了强调核心概念有所简化。[这里](http://kubernetes.io/v1.1/docs/design/architecture.html)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Kubernetes架构图。 | ||
|
||
[](http://dockone.io/uploads/article/20151230/d56441427680948fb56a00af57bda690.png) | ||
|
||
|
||
|
||
|
||
|
||
![](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33356-838c13e9241040b4.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2/w/803/format/webp) | ||
|
||
|
||
|
||
[1.png](http://dockone.io/uploads/article/20151230/d56441427680948fb56a00af57bda690.png) | ||
|
||
上图可以看到如下组件,使用特别的图标表示Service和Label: | ||
|
||
* Pod | ||
* Container(容器) | ||
* Label(标签) | ||
* Replication Controller(复制控制器) | ||
* Service(服务) | ||
* Node(节点) | ||
* Kubernetes Master(Kubernetes主节点) | ||
|
||
### Pod | ||
|
||
[Pod](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pods.html)(上图绿色方框)安排在节点上,包含一组容器和卷。同一个Pod里的容器共享同一个网络命名空间,可以使用localhost互相通信。Pod是短暂的,不是持续性实体。你可能会有这些问题: | ||
|
||
* 如果Pod是短暂的,那么我怎么才能持久化容器数据使其能够跨重启而存在呢? 是的,Kubernetes支持[卷](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volumes.html)的概念,因此可以使用持久化的卷类型。 | ||
* 是否手动创建Pod,如果想要创建同一个容器的多份拷贝,需要一个个分别创建出来么?可以手动创建单个Pod,但是也可以使用Replication Controller使用Pod模板创建出多份拷贝,下文会详细介绍。 | ||
* 如果Pod是短暂的,那么重启时IP地址可能会改变,那么怎么才能从前端容器正确可靠地指向后台容器呢?这时可以使用Service,下文会详细介绍。 | ||
|
||
### Lable | ||
|
||
正如图所示,一些Pod有Label。一个Label是attach到Pod的一对键/值对,用来传递用户定义的属性。比如,你可能创建了一个"tier"和“app”标签,通过Label(**tier=frontend, app=myapp**)来标记前端Pod容器,使用Label(**tier=backend, app=myapp**)标记后台Pod。然后可以使用[Selectors](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labels.html#label-selectors)选择带有特定Label的Pod,并且将Service或者Replication Controller应用到上面。 | ||
|
||
### Replication Controller | ||
|
||
_是否手动创建Pod,如果想要创建同一个容器的多份拷贝,需要一个个分别创建出来么,能否将Pods划到逻辑组里?_ | ||
|
||
Replication Controller确保任意时间都有指定数量的Pod“副本”在运行。如果为某个Pod创建了Replication Controller并且指定3个副本,它会创建3个Pod,并且持续监控它们。如果某个Pod不响应,那么Replication Controller会替换它,保持总数为3.如下面的动画所示: | ||
|
||
[](http://dockone.io/uploads/article/20151230/5e2bad1a25e33e2d155da81da1d3a54b.gif) | ||
|
||
|
||
|
||
|
||
|
||
![](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33356-5f5b425bb2705525.gif?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2/w/797/format/webp) | ||
|
||
|
||
|
||
[2.gif](http://dockone.io/uploads/article/20151230/5e2bad1a25e33e2d155da81da1d3a54b.gif) | ||
|
||
如果之前不响应的Pod恢复了,现在就有4个Pod了,那么Replication Controller会将其中一个终止保持总数为3。如果在运行中将副本总数改为5,Replication Controller会立刻启动2个新Pod,保证总数为5。还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缩小Pod,这个特性在执行滚动[升级](https://cloud.google.com/container-engine/docs/replicationcontrollers/#rolling_updates)时很有用。 | ||
|
||
当创建Replication Controller时,需要指定两个东西: | ||
|
||
1. [Pod模板](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replication-controller.html#pod-template):用来创建Pod副本的模板 | ||
2. [Label](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replication-controller.html#labels):Replication Controller需要监控的Pod的标签。 | ||
|
||
现在已经创建了Pod的一些副本,那么在这些副本上如何均衡负载呢?我们需要的是Service。 | ||
|
||
### Service | ||
|
||
_如果Pods是短暂的,那么重启时IP地址可能会改变,怎么才能从前端容器正确可靠地指向后台容器呢?_ | ||
|
||
[Service](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services.html)是定义一系列Pod以及访问这些Pod的策略的一层**抽象**。Service通过Label找到Pod组。因为Service是抽象的,所以在图表里通常看不到它们的存在,这也就让这一概念更难以理解。 | ||
|
||
现在,假定有2个后台Pod,并且定义后台Service的名称为‘backend-service’,lable选择器为(**tier=backend, app=myapp**)。_backend-service_ 的Service会完成如下两件重要的事情: | ||
|
||
* 会为Service创建一个本地集群的DNS入口,因此前端Pod只需要DNS查找主机名为 ‘backend-service’,就能够解析出前端应用程序可用的IP地址。 | ||
* 现在前端已经得到了后台服务的IP地址,但是它应该访问2个后台Pod的哪一个呢?Service在这2个后台Pod之间提供透明的负载均衡,会将请求分发给其中的任意一个(如下面的动画所示)。通过每个Node上运行的代理(kube-proxy)完成。[这里](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services.html#virtual-ips-and-service-proxies)有更多技术细节。 | ||
|
||
下述动画展示了Service的功能。注意该图作了很多简化。如果不进入网络配置,那么达到透明的负载均衡目标所涉及的底层网络和路由相对先进。如果有兴趣,[这里](http://www.dasblinkenlichten.com/kubernetes-101-networking/)有更深入的介绍。 | ||
|
||
[](http://dockone.io/uploads/article/20151230/125bbccce0b3bbf42abab0e520d9250b.gif) | ||
|
||
|
||
|
||
|
||
|
||
![](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33356-d12e172a195f74cd.gif?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2/w/797/format/webp) | ||
|
||
|
||
|
||
[3.gif](http://dockone.io/uploads/article/20151230/125bbccce0b3bbf42abab0e520d9250b.gif) | ||
|
||
有一个特别类型的Kubernetes Service,称为'[LoadBalancer](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services.html#type-loadbalancer)',作为外部负载均衡器使用,在一定数量的Pod之间均衡流量。比如,对于负载均衡Web流量很有用。 | ||
|
||
### Node | ||
|
||
节点(上图橘色方框)是物理或者虚拟机器,作为Kubernetes worker,通常称为Minion。每个节点都运行如下Kubernetes关键组件: | ||
|
||
* Kubelet:是主节点代理。 | ||
* Kube-proxy:Service使用其将链接路由到Pod,如上文所述。 | ||
* Docker或Rocket:Kubernetes使用的容器技术来创建容器。 | ||
|
||
### Kubernetes Master | ||
|
||
集群拥有一个Kubernetes Master(紫色方框)。Kubernetes Master提供集群的独特视角,并且拥有一系列组件,比如Kubernetes API Server。API Server提供可以用来和集群交互的REST端点。master节点包括用来创建和复制Pod的Replication Controller。 | ||
|
||
### 下一步 | ||
|
||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Kubernetes核心概念的基本知识,你可以进一步阅读Kubernetes [用户手册](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README.html)。用户手册提供了快速并且完备的学习文档。 | ||
如果迫不及待想要试试Kubernetes,可以使用[Google Container Engine](https://cloud.google.com/container-engine/docs/)。Google Container Engine是托管的Kubernetes容器环境。简单注册/登录之后就可以在上面尝试示例了。 | ||
|
||
**原文链接:[Learn the Kubernetes Key Concepts in 10 Minutes](http://omerio.com/2015/12/18/learn-the-kubernetes-key-concepts-in-10-minutes/)(翻译:崔婧雯)** | ||
=========================== | ||
译者介绍 | ||
崔婧雯,现就职于IBM,高级软件工程师,负责IBM WebSphere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的系统测试工作。曾就职于VMware从事桌面虚拟化产品的质量保证工作。对虚拟化,中间件技术,业务流程管理有浓厚的兴趣。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67 @@ | ||
作者:[**木东居士**] | ||
|
||
个人主页:[http://www.mdjs.info](https://link.jianshu.com/?t=http%3A%2F%2Fwww.mdjs.info) | ||
也可以关注我:木东居士。 | ||
|
||
|
||
_文章可以转载, 但必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_ | ||
## 0x00 前言 | ||
|
||
> 你了解你的数据吗? | ||
前几天突然来了点灵感,想梳理一下自己对数据的理解,因此便有了这篇博客或者说这系列博客来聊聊数据。 | ||
|
||
数据从业者有很多,比如说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仓库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数据产品经理等等,不同岗位的童鞋对数据的理解有很大的不一样,而且侧重点也不同。那么,是否有一些数据相关的基础知识是所有数据从业者都值得了解的?不同的岗位对数据的理解又有多大的不同?数据开发工程师是否有必要去了解数据分析师是如何看待数据的? | ||
|
||
本系列博客会尝试去学习、挖掘和总结这些内容,在数据的海洋中一起装x一起飞。 | ||
|
||
## 0x01 数据?数据! | ||
|
||
开篇先上几个问题: | ||
|
||
1. 你知道自己的系统数据接入量是多少吗? | ||
2. 你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吗? | ||
3. 你知道自己常用的数据有什么隐藏的坑吗? | ||
|
||
如果你对前面说的问题有不太了解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以后的内容中一起愉快地交流和探讨。如果前面说的问题你的回答都是 “Yes”,那么我还是会尝试用新的问题来留住你。比如说: | ||
|
||
1. 既然你知道系统的数据接入量,那你知道每天的数据量波动吗?波动量在多大范围内是正常情况? | ||
2. 你知道的数据分布情况是什么样子的?除了性别、年龄和城市的分布,还有什么分布? | ||
3. 在偌大的数据仓库中,哪些数据被使用最多,哪些数据又无人问津,这些你了解吗? | ||
4. 在最常用的那批数据中,有哪些核心的维度?有相同维度的两个表之间的数据口径是否也一样? | ||
|
||
假设你对上面的问题有稍许困惑或者感兴趣,我们正式开始对数据的认知之旅。 | ||
|
||
## 0x02 概览 | ||
|
||
现在,我们粗略地将数据从业者分为数据集群运维、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仓库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和数据产品经理,这一小节先起一个引子来大致说明不同岗位对数据的了解是不同的,后文会详细地说明细节内容。 | ||
|
||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工作中数据相关的职位都是有很多重合的,很难一刀切区分不同岗位的职责,比如说数据开发工程师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他可以做数据接入、数据清洗、数据仓库开发、数据挖掘算法开发等等,再比如说数据分析师,很多数据分析师既要做数据分析,又要做一些提数的需求,有时候还要自己做各种处理。 | ||
|
||
公司的数据团队越大,相应的岗位职责就会越细分,反之亦然。在这里我们姑且用数据开发工程师和数据仓库工程师做对比来说明不同职责的同学对数据理解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我们假设**数据开发工程师侧重于数据的接入、存储和基本的数据处理**,**数据仓库工程师侧重于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开发(比如维度建模)**。 | ||
|
||
1. 数据开发工程师对数据最基本的了解是需要知道数据的接入状态,比如说每天总共接入多少数据,整体数据量是多大,接入的业务有多少,每个业务的接入量多大,多大波动范围是正常?然后还要对数据的存储周期有一个把握,比如说有多少表的存储周期是30天,有多少是90天?集群每日新增的存储量是多大,多久后集群存储会撑爆? | ||
|
||
2. 数据仓库工程师对上面的内容也要有一定的感知力,但是会有所区别,比如说,数据仓库工程师会更关注自己仓库建模中用到业务的数据状态。然后还需要知道终点业务的数据分布,比如说用户表中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域分布等。除此之外还应关注数据口径问题,比如说有很多份用户资料表,每张表的性别取值是否都是:男、女、未知,还是说会有用数值类型:1男、2女、0未知。 | ||
|
||
3. 然后数据开发工程师对数据异常的侧重点可能会在今天的数据是否延迟落地,总量是否波动很大,数据可用率是否正常。 | ||
|
||
4. 数据仓库工程师对数据异常的侧重点则可能是,今天落地的数据中性别为 0 的数据量是否激增(这可能会造成数据倾斜),某一个关键维度取值是否都为空。 | ||
|
||
_上面的例子可能都会在一个数据质量监控系统中一起解决,但是我们在这里不讨论系统的设计,而是先有整体的意识和思路。_ | ||
|
||
## 0x03 关于内容 | ||
|
||
那么,后续博客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目前来看,我认为会有两个角度: | ||
|
||
1. **抛开岗位的区分度,从基本到高级来阐释对数据的了解**。比如说数据分布,最基本的程度只需要知道每天的接入量;深一点地话需要了解到其中重点维度的分布,比如说男女各多少;再深一点可能要需要知道重点维度的数据值分布,比如说年龄分布,怎样来合理划分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比例。 | ||
2. **每个岗位会关注的一些侧重点**。这点笔者认为不太好区分,因为很多岗位重合度比较高,但是笔者会尝试去总结,同时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 ||
|
||
## 0xFF 总结 | ||
|
||
本篇主要是抛出一些问题,后续会逐步展开地细说数据从业者对数据理解。其实最开始我想用“数据敏感度”、“数据感知力”这类标题,但是感觉这种概念比较难定义,因此用了比较口语化的标题。 | ||
|
||
笔者认为,在数据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中,不应只有编程、算法和系统,还应有一套数据相关的方法论,这套方法论会来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即使你们的系统从Hadoop换到了Spark,数据模型从基本的策略匹配换到了深度学习,这些方法论也依旧会伴你整个职业生涯。因此这系列博客会尝试去学习、挖掘和总结一套这样的方法论,与君共勉。 | ||
|
||
* * * | ||
|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